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临战(1 / 2)

北雄 河边草 1738 字 2个月前

一秒记住【】,!

高句丽政权自扶余人朱蒙建立卒本扶余,后改名高句丽以来,存世已近七百载,时间可不短了,对於秦汉以来的中原王朝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段。

不过高句丽在东北发展壮大起来,还是晋末故事,趁着中原内乱之机,他们在东北征服了诸如散处东北的鲜卑,扶余,沃沮,契丹,靺鞨,荇人等部落。

后来又南下辽东半岛,征服了当地的土着,以及管理他们的汉人地方政权,也就是汉时设置的玄菟,乐浪两郡。

这和后来的契丹,女真,党项等部族相像,经过蚕食中原王朝领土,最终发展成为了威胁中原王朝的异族政权,在东亚舞台上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不过当大唐立国之时,高句丽政权的巅峰时期其实已经成为过去。

前隋统一天下之初,才是高句丽人最为强大的时间点,号称带甲百万,也初步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架构,与突厥,大隋并列。

当然了,所谓的带甲百万只是高句丽人自称而已,因为中原的统一,不论是对突厥还是高句丽都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反过来,高句丽人也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所以高句丽在那个时间段里,军队数量暴增,据史书记载,当时高句丽能战之军差不多应该维持在六十万人上下,於是四舍五入,便也和突厥一样,有了带甲百万的说法。

於是高句丽人张狂了起来,屡屡进犯营州,威胁幽州,大有一副侵吞河北的架势,还派遣使者到大隋,在长安殿上大放厥词。

导致的结果就是两国交恶,前隋出兵讨伐,几次战争下来,高句丽的国力迅速衰退。

杨广三征高句丽,虽然可以说是中原战争史上最为愚蠢的军事行动,可确确实实的重创了高句丽国力,为大唐再伐高句丽创造了有利条件。

按照历史规律而言,没有哪个王朝或是帝国会长盛不衰。

如今东亚的局面就很有意思,中原战乱的外溢效应是如此的明显,极大的影响到了东亚格局。

当年前隋时,纷纷强盛起来的三个东亚帝国,如今都成了落毛的凤凰,就整体国力而言,都无法与三四十年之前相提并论了。

此时的它们说上一声菜鸡互啄有点夸张,但论起战争规模,以及战略的层面来,却是远不如当年那么弘大。

不论是谁,

败上一次,都会非常痛苦,甚至动摇自己的统治根基。

比如大唐,就再也无法像前隋那样,损失上几十万人,和闹着玩似的,能够随时抚平伤痛,卷土重来了。

作为大军统帅的征朝大都督李靖清楚这一点,之前皇帝已经亲口御言,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所据之地命名为朝鲜,可见皇帝的势在必得之心。

而他李靖本人的命运,怕是在被任命为征朝大都督那一刻起,便和此战紧紧联结在了一起。

胜则荣耀加身,败了即是罪责难逃,就算有皇帝和皇后保着,估计也只能留下一条性命而已。

所以当他听说赵世勳不待后续兵马到来,便与高句丽人接战消息的时候,他心里立马咯噔了一下,有那么一瞬间,他非常后悔让赵世勳来率领先头大军。

但他此时无心责怪赵世勳的浪战之举,只是立即传令给刘仁轨,让其率一万人增援赵世勳部。

接着又传令陈圆,苏定方等人,让他们不要再建造营寨,就地驻扎,如果前面赵世勳和刘仁轨败下来,那已经建好的营寨就是唐军首败之后,能够稳住局面的倚靠了。

也不愧是李靖,反应之快,临变之稳,都是领兵将领之中首屈一指的存在,所以就算赵世勳败了,高句丽人也只能算是小胜一场,无法对唐军造成更大的杀伤。

有不懂的人可能会问,为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大举进兵,援赵世勳部。

你要知道,五万大军一旦溃下来,敌人趁势掩杀,很容易就会冲动援军阵列,造成可怕的连锁反应。

另外就是如果赵世勳部顶住了敌人的攻势,和敌军进入到了相持阶段,唐军后续兵马及时赶到,急切之间其实也无法加入到其中,最多也不过是让敌人知难而退,依托身后的营寨,稳住阵脚。

那么对敌人的杀伤就不足以影响到整个战局。

所以说利弊之间,李靖考虑的很清楚

而此时阵前领兵的赵世勳根本没管那么多。

换个人领兵,也许会比赵世勳聪明,可却绝对比不上他的刚勇,赵世勳本就是以登城,夺旗之功起家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