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印信交割后, 赵文华一脸语重心长道:"拙此恩典, 全靠严阁老的青睐, 做人可要知恩哦。”
见沈默唯唯应下, 赵侍郎笑吟吟道:"你是朝廷的未来栋梁, 但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用功读书, 争取早日中进士, 点翰林。至於地方政务嘛, 本就十分的复杂, 又牵扯着抗倭大事, 你一个小孩子就不要跟着乱搅和了, 还是由我们这些老头子操心吧。”
沈默一脸谦逊道:"学生谨遵大人教诲, 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说着很诚恳道:"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对他的态度十分满意, 赵侍郎颔首笑道:"很好很好。”话锋一转道:"当然了, 陛下对你还是有期许的, 如果一封奏折都不呈上去, 圣上会失望的。”
沈默一脸惶恐道:"请大人教我。”
"这个嘛……本官不好越俎代庖啊。”赵文华捻须为难道。
唐顺之在一边笑道:"大人久在中枢, 胸有千秋, 还请帮帮我这小师侄吧。”
"那就这样吧。”赵文华这才一脸勉为其难道:"我每个月底, 都会把一些该往上报的事情递给你, 你整理一下, 用自己的语气写成奏章发出去。”
沈默感激莫名道:"多谢大人襄助。”
唐顺之也笑道:"大人提携后进, 真有古仁人之风也!”
两人一捧一吹。登时让唐顺之乐开了怀。忍不住笑道:"别人都以为我赵文华祭完海就要回去了。我偏要常驻浙江。做出点事情来给那些忘八犊子们看看!”
唐顺之和沈默地目光飞速对视一下。均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诧……原本以为这家伙就是一阵刮过浙江地臭风。谁知他竟要变成一根烂钉。赖在这不走了!
赵文华没有发现他们地异样。笑眯眯地起身道:"我们出去吧。”
两人分开左右。躬身道:"大人请。”便伴在他身侧出门入席了。
~~~~~~~~~~~~~~~~~~~~~~~~~~~~~~~~~~~~~~
赵文华出门放眼一看。谑。来地人还真不少。问了一下。一共是一千08十四人。这些人里。一部分是城内致仕地官员。更多地是近郊有名望地儒生、仕子、乡绅、大户。
能把这些位凑起来, 可见唐顺之是下了苦心了, 这时没有人知道他的用意所在, 只道是知府大人好大喜功, 不愿意在钦差面前落了面子呢。
钦差大人向大伙致意落座后, 大伙西里哗啦的坐下, 司仪这才高喊一声:"开席……”菜品流水般地上来, 无非就是些鸡鸭鱼肉, 最值钱的就是每人一份天香鲍鱼、一对琵琶大虾, 其实也没什么稀罕玩意……可大伙却忍不住直吞口水, 得使劲克制, 才能不至於伸手去抓。
倒不是他们没出息, 而是大伙从早晨起来到现在未时过半, 那是粒米未进啊, 全靠一碗茶水和桌上的干果蜜饯顶着呢。
耐着性子等着二位大人致完酒词, 大伙便风卷残云般的吃开了, 饥肠辘辘之下, 那吃相可就着实不怎地了, 引得赵侍郎吃惊不小, 心道:‘都说江南富庶之地, 人人仓縻实而知礼节, 怎地这般饕餮模样?倒像我们云南那里的土人了。却不知都是他造得孽。
他坐的主桌上除了几个老, 便全是官员, 食相自然要好很多……当然菜品也不是别桌可比, 乃是特请给王府做过饭的大师傅烹制而成, 山珍海味自不必说, 一些寻常菜品也烹制的格外出色。
尤其让赵文华满意的是, 桌上竟然有数道地道的云南菜, 尽数摆在了他地面前, 赵文华夹一筷子干烧鸡, 就着绍兴的女儿红。嚼着嚼着, 便如坠仙境一般, 差点连舌头也一齐咽下去。
再尝尝那叶包蒸猪肉、粽包蒸脑花、腌牛脚筋均是道地的令他热泪盈眶。
见钦差大人落泪, 众人连忙问其原因, 可是菜品不合口味。赵文华轻拭其泪道:"哪里哪里, 吾离乡半个甲子, 不期在这里又遇上了纯正的味, 一时动了思乡之情罢了。”
众人陪着唏嘘一阵, 赵侍郎便向唐知府讨要那个厨子, 唐顺之命人将其叫过来当场问了, 那厨子竟是十分愿意, 便直接成为了赵侍郎的侍膳。
~~~~~~~~~~~~~~~~~~~~~~~~~~~~~~~~~~~~~~~
待众人吃喝一阵, 沈默便陪着沈贺挨桌敬酒, 沈贺先敬了三十桌, 然后转过头来对儿子道:"子承父业……”便砰然醉倒过去, 好在沈默眼疾手快, 赶紧扶住, 命沈安送到后院歇息。
他只好打起精神, 从第三十一桌敬起, 用了半个时辰的功夫,
七十桌全都敬了一遍。虽然他所饮的酒里, 九成都水, 但也架不住喝得太多, 只觉一阵天旋地转, 便也醉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