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审讯(中)(1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3078 字 2个月前

@@@@@@@@@@@@@@@@@@@@@@@@@@@@@@@

夏镇是微山湖畔的一个小镇, 事实上, 在今年之前, 这里还叫夏村, 其规模可想而知。但因为大运河纵贯微山湖南北, 随着近些年往来船只愈发稠密, 为了便於管理这段异常宽阔的‘河面, 漕运衙门在此设立了分司, 随着衙门的建成, 官吏漕丁的进驻, 就在今年, 夏村升格为了夏镇……

但叫什么也改变不了,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全靠过往船只带来人气的情况。这些年冬天又冷得出奇, 还没进十一月呢, 河面就冰封起来, 便有最少三个月不能航运。而这时候的夏镇, 就显得格外的偏僻、安静、几乎与世隔绝……

"贼老天, 这是发了哪门子癫?”一个穿着厚厚棉大氅, 头带皮帽子的中年男子, 跺脚站在结冰的码头上, 低声抱怨道:"记得小时候, 不到腊月不用穿袄, 这些年是怎么了?”

"可不……”另一个和他一般打扮, 年纪也差不多的男子, 点头道:"一年比一年冷, 一年比一年旱, 再这样下去, 北方真要赤地千里了。”

"这叫自作孽、不可活”一个比他们年轻些的男子, 却冷哼一声道:"皇帝不理朝政、大吏贪赃枉法, 百姓民不聊生, 这是上天在示警”说着对那第一个男子道:"大人, 我等这次一定要将那‘总督银山, 还有他身后那些人揪出来, 还朝廷一个朗朗干坤”

"哈哈……正该如此。”那男子打个哈哈, 有些尴尬的望着第二个人, 好在那人似乎没在听他们说话, 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南边新修的官道上, 在那里, 一行人马正不疾不徐的行驶而来。

"来了”三人同时低呼一声, 便不再交谈, 而是正了正头上的皮帽子, 想把这身冬瓜似的装束, 穿出点严肃高贵来。

那些在一边懒懒散散的漕丁, 也赶紧过来列队, 只是高矮参差有差, 又从没站过队列, 一眼看去, 东倒西歪。几位大人的本意, 是让他们壮一下声势的, 这下完全达不到目的了。

不多会儿, 那队人马近了, 竟然是那些押着着囚车的东厂番子, 他们身后, 还紧紧跟着一队锦衣卫的缇骑。远远看去, 倒像是厂卫联合行动, 把那几个官员唬得一愣一愣的, 心说:这么高的规格啊……

"哪位是万中丞?”看到立在码头边上的几人, 还有瘪瘪索索的漕丁, 那东厂璫头也不下马, 大喇喇的抱拳道。

那第一个官员便站出来, 也抱抱拳道:"本官正是,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万伦。”说着从怀里掏出印信, 东厂档头也不下马, 啪地一甩鞭子, 竟把那印信从他手里卷走, 再把鞭子一手, 抄手就将那印信拿住, 随意的看了一眼, 便抱怨开了:"万中丞, 不是咱说你, 怎么找了这么个鬼地方?偏出官道最少六十里, 兄弟们都要累散架了, 感情咱们的腿脚不值钱是吧?”

"你……”那个年轻些的官员, 当时就要发作, 被第二个官员拉一把, 抢先淡淡道:"衙门里已经烧旺了地龙, 请诸位钦差进里面歇息, 没什么好招待的, 一黄二白、酒肉管饱。”

"还是这位大人上道。”东厂档头轻蔑的瞥一眼那年轻些的官员, 道:"人就交给你们了, 快审快结, 最多三天时间。”

"呵呵, 下官不是都察院的人, ”那第二个官员一侧身, 表示自己只是地主:"下官凌云翼, 乃是这漕运分司的提举而已。”

"管他给谁呢, ”那璫头大喇喇的挥手道:"反正从现在算起, 就三天时间。”说着回头看看押车的四个番子道:"你们须得寸步不离的跟着, 要是犯官少了点什么, 小心你们的狗头。”

几个番子一起应道:"喏”

说完, 这些个朝廷鹰犬便往漕运分司衙门招摇而去。

三个官员连忙让开去路, 两个年长的在边上相视苦笑, 这些厂卫特务, 抓住机会就要人难看, 好像整治了官员, 他们有多大快感似的。

那年轻官员则面露愤怒道:"太不像话了……”

"少说两句吧。”第一个官员看看他, 淡淡道:"和他们有理也说不清, 还是省下力气, 赶紧开审吧, 三天时间……”说着摇摇头道:"不乐观。”

"是啊, 抓紧时间吧。”那漕运衙门的凌云翼道:"提审房都是现成的, 二位只管放心审问就成, 那些兵丁我替你们招呼了。”

"多谢。”两人一起向他行礼道, 这次能找到这么个隐蔽的地方审问犯人, 多亏这位嘉靖二十六年登科的兄台帮忙, 没理由不感谢人家。

~~~~~~~~~~~~~~~~~~~~~~~~~~~~~~~~~~~~~~~~

漕督衙门的职责, 是保证大运河, 这条维系京城的动脉的安全通畅, 所以拥有很大的权力, 对於不法分子, 可以无需经过地方官府, 直接抓捕审讯, 是以这个分司衙门中, 便有按照按察司标准修建的提审房。

这种臬台大牢才有的提审房, 都是明暗两间。提审犯人在外面的明间, 记录口供的人在夹层的暗间……据说这样问案便於套供, 因为人犯见无人记录, 往往可能放松警惕, 把原本不愿招的话, 在不经意间说出来。

两个问案的御史, 已经除下了笨重的棉衣, 穿上官服戴上乌纱, 他俩的官服一红一蓝, 但胸前都补着威严的獬豸, 显示其口含天宪的身份。果然是‘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两人在没有外面时的畏缩之气, 反而显得仪表堂堂、不怒自威……朝廷遴选御史, 本就是要求严格, 其中一条, 便是相貌要威严, 国字脸、丹凤眼最好, 再差也不能差到哪去。

那穿红袍的, 正是四品佥都御史, 负责此案的万伦, 他看看那跃跃欲试的胡言清道:"先委屈老弟, 在暗房中笔录, 兹事体大, 不能假他人之手。”说实在的, 要早知道这山东巡按胡言清, 是个三十不到的毛头小子, 他就自己单干了。

胡言清有些不愿意, 但对方是上官主审, 也只好闷着头, 到暗室里坐下, 然后把门一关, 从外面就只能看到一面普通砖墙, 根本意识不到还有个暗门。

一时安静下来, 万伦也在提审房坐下, 心中盘算着待会儿审问。不一会儿的, 便听到脚步声响起, 大门推开, 就见四个东厂番子, 把一个穿着棉袄, 没带刑具的垂垂老者夹在中间, 带了进来。

万伦和胡宗宪是认识的, 当初后者还在总督任上时, 前者便为调查严世蕃的事情, 到府上拜会过两次。时至今日, 两人的地位掉了个个, 原先诚惶诚恐的小巡按, 现在踞案危坐, 而当初不可一世的胡大帅, 却成了他审问的阶下之囚。

此时此刻, 胡宗宪那昏花的两眼中, 自然没有了当时那种居高临下, 可也并没有待罪革员该有的恐惧和乞怜, 他只是目光灰暗却平静地望着对方。

万伦办案三年, 经他手判死刑的人, 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自问杀气已经不弱了, 但在望向毫无当年威势的胡宗宪时, 还是不自觉的保持了尊敬, 目光淳淳的望着他, 吩咐那东厂番子道:"给革员搬把椅子。”

面对着威严的四品御史, 这些东厂番子也比在外面时规矩多了, 乖乖把靠墙的椅子搬到大案对面。

"不要对着大案, 朝着东边摆。”万伦道。

番子愣了一下, 但还是照做, 把椅子面朝东边摆在那里。

"再搬把椅子对面摆着。”万伦又吩咐道。

番子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 连忙又从墙边搬过来另一把椅子, 摆在那把椅子的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