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束氏狸酰ㄏ拢(2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3501 字 2个月前

正因为少, 所以才不得不细品。在古朴的水榭里, 听风, 看水, 咀嚼着柔韧的干丝, 一边信手翻阅着最新一期的《士林报》, 人生的享受怕是莫过於此了。这是他在北京万万享受不到的待遇……平时公务繁忙, 难得休沐, 还要给孩子们做出榜样, 哪能如此懒散安逸?

说起这《士林报》, 沈默不禁要小小得意一番, 在自己这只小小蝴蝶的影响下,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 诞生在了中国, 要比欧洲早了整整四十年。

其实报纸这种东西, 中国从唐朝就有, 但是一直到沈默出现, 都只是类似於后世‘内参一样的东西, 仅供官员大户阅读, 普通市民是看不到的……一来没有大规模印刷和发行的条件, 二来, 百姓也没有这个需求;第三么, 圣人都说了, 愚民好官吏, 无知胜有知, 所以一直没有诞生出, 面向普通民众的报纸。

然而时代发展到本朝, 从条件上讲, 我国的印刷技术已然成熟、出版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从需求上讲, 市民阶层终於在本朝成熟, 大量有点文化、不太为生计发愁的城市居民, 对文化产生了旺盛的需求……各种小说、话本盛行的同时, 如果出现一种更具时效性和社会性的读物, 自然会大受欢迎。最后, 正是市民阶层的兴盛, 导致了官员在离开朝堂, 或者没有进入朝堂时, 同样能有强大的影响力, 所谓的在朝、在野, 差距已经不像前朝那么大。那些在野的官员士人, 也需要这样一个说话的平台, 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作为一个后来人, 他太清楚报纸的强大力量了, 那是引导舆论、开启民智、使知识分子耳目日新、胡思乱想的不二法宝庶几便可风气日辟, 耳目日新, 既可利益民生的不二法宝经过一番细致摸底和慎重思考后, 他决定促使民间报业的发展。嘉靖三十七年, 还在苏州任上的沈默, 授意苏州商业协会会长古润东, 出资兴办民间报纸。

古润东对沈默的感激如同再造, 虽然还不太相信这东西的用处, 但不影响他权力办好此事。当年秋, 便在山塘街上创办了苏州报社, 并派人到芜湖购买最好的纸张, 采用最先进的印刷机器, 又从金陵书局雇最熟练的活字版印刷工人, 将硬件上做到最好。

软件上同样不含糊, 除了一些时政要闻, 是从邸报上扒下来的外。为了提高报纸的影响力, 吸引踊跃投稿, 在第一期报纸问世前, 古润东让人在苏州各处张贴告示, 说《苏州报》创刊号, 欢迎各界投稿, 一经采用, 一字一两白银

稿酬的概念当时是没有的, 读书人写了东西, 最多得点润笔费, 根本无法体现自身价值。然而古润东却宣称, 一个字付给你一两银子, 虽然言明是为了庆祝创刊号, 但也是不折不扣的天价啊

结果十天时间, 就收到了三万多份来稿……这不是说有三万多人投稿, 其实很多人为了增加被采用的几率, 不只投了一份, 最多的有十几份之多。不过即使这样, 也足以说明古润东的金元政策奏效, 引起了绝对轰动的效应。

等到报纸面世, 便被吊足胃口的市民们抢购一空, 然后加印, 又抢购一空, 再加印, 还是抢购一空。为了满足下属各县、近邻州府的需求, 最后一共印了七次才打住, 足足售出三十三万份……不算本钱的话, 竟然基本收支持平了, 让本打算赔钱赚吆喝的古润东大跌了眼镜要知道, 因为是第一期, 除了证交所、拍卖行几个大商家捧场外, 并未刊登任何商业广告, 而广告才是沈大人所说的主要盈利手段……看样子, 这还能赚钱呢。

这世界上第一份真正的报纸, 沈默当然要珍重收藏。在他的建议下, 这份报纸共有八个版面, 首版是圣谕广训直解, 二版是朝廷要闻, 三版是本埠新闻、四版是本省、外省新闻、五版是世界介绍, 六版是科教文卫专版, 七版是小说连载, 八版是来稿选刊。基本上满足了市民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也让沈默有了个介绍世界、引导思想的窗口。

后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历史上还从没有一样东西, 能有报纸这样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在下一期报纸来临前, 全苏州议论的话题, 全都围绕着报纸上的内容。那些 的作者, 不仅拿到了可观的稿费……因为这时候的 风格, 还是以简练为美, 所以字数最多的一篇文章, 不过二百余字, 但能一下拿到百十两银子, 也足以让他们乐不可支了。

但更让他们满足的, 是看到自己的文章家喻户晓, 全城闻名, 这真是中举都没有的殊荣啊那些日子, 在苏州的大街小巷, 大小船上, 总能看到不少拿着报纸在人前朗读, 翻来覆去还只读一段的家伙。就等着别人问一句:‘这是谁的文章?

他们便会很歉意的答道:"不才区区, 有污先生耳目了……”让人恨不得把他们扔河里去。

别的读书人虽然脸上不屑, 但心里别提多嫉妒了, 回家就开始搜肠刮肚的写文章, 发誓下回一定要被采用:‘哼, 老子也要拿着报纸, 在苏州城里走一圈

后来稿酬降到十分之一, 也没有影响士人们的投稿热情, 《苏州报》越办越红火, 其影响力遍及江浙东南, 也引来了各地的纷纷效仿。

~~~~~~~~~~~~~~~~~~~~~~~~~~~~~~~~~~

几年功夫, 东南各省几乎都有好几份报纸。不过虽然都是报纸, 水平差异却大得很, 可以分成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基本原创的大报, 第二梯队是一半原创、一半摘抄的中报, 最后就是纯靠抄人家报纸过日子的小报。但究竟哪一种赚钱, 还真不好说。

沈默手里的《士林报》, 是南京同时发行的三份报纸之一, 其余两份是《金陵报》和《秦淮河报》, 以南京的人文荟萃, 当然不能用抄袭打发人, 这三份报纸都属於大报之列, 只是侧重各有不同……像《金陵报》主要关注朝廷动态、本省政治和民生时务, 属於综合性的大报, 发行量也是最大;而《秦淮河报》则整天搞一些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绯闻秘录, 虽有不务正业之嫌, 但发行量同样可观。

发行量最小的, 却要数这份《士林报》, 每期五万份, 最多能卖出一半去, 广告收入也是最差的, 十分的赔钱。 但这却是沈默最看重的一份报纸, 他通过各种渠道, 将大笔的赞助资金注入这家报社, 使其不至於赔掉了腚, 关门倒闭。

因为这份报纸, 是面向士林的, 其内容专注於政治、思想、学术、国家大事等等, 在士林中的影响力无可比拟, 更是孕育新思想的主要阵地

就拿今天这份报纸来讲, 去年那场着名的三公槐辩论, 在北京已经少有人谈起, 但沈默从这一期的报纸上, 就看到了九篇关於‘君与国的关系的讨论, 有这样态度的, 有那样意见的, 争论十分激烈, 且旷日持久。

他还看到有两篇对自己在北京讲学的讨论, 让沈默很高兴的是, 两篇文章都很支持他的观点, 认为要学以致用, 以实践学……‘也不知是不是主编者故意登出来讨我欢喜?这个总把人往坏处想的老官僚如是想到。

笑眯眯的浏览着报纸, 当他的目光落在第四版时, 瞳孔霎时一缩, 整个人都僵住了, 浑不知嘴上还含着半截干丝……

只见那篇文章的题目是‘观西秦《十二发表》有感。

分割

发个六千的, 还欠五千。